司法考试改革后客观题分两个批次考试,试卷由原来的三卷改为两卷,2018年开始司法部不再公布考题和答案,很多考生认为应该做最近两年的考题,其实不然,从很多考试我们可以看出,越是年代久远的试卷越有参考价值。本期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12年国家司法考试卷一的客观题关于《民法》中婚姻法和民法通则的多项选择题。快来试试能不能答对吧!
1.张某与王某于2000年3月登记结婚,次年生一女小丽。2004年12月张某去世,小丽随王某生活。王某不允许小丽与祖父母见面,小丽祖父母向法院起诉,要求行使探望权。法官在审理中认为,我国《婚姻法》虽没有直接规定隔代亲属的探望权利,但正确行使隔代探望权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,故依据《民法通则》第7条有关“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”的规定,判决小丽祖父母可以行使隔代探望权。关于此案,下列哪些说法是正确的?
A.我国《婚姻法》和《民法通则》均属同一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,均是“基本法律”
B.“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”的规定属于命令性规则
C.法官对判决理由的证成是一种外部证成
D.法官的判决考虑到法的安定性和合目的性要求
1、【考点】法适用的一般原理【答案】A C D
【解析】
A项:说法正确,当选。基本法律指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,我国《婚姻法》和《民法通则》均属同一法律部门的规范性文件,均是“基本法律”。
B项:说法错误,不当选。“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”的规定是民法中的“公序良俗”原则,而不是法律规则,既然不是规则,就不可能属于命令性规则。
CD:说法正确,当选。法官在审理中认为,我国《婚姻法》虽没有直接规定隔代亲属的探望权利,但正确行使隔代探望权有利于儿童健康成长,法官对判决理由的证成是一种外部证成。安定性就是合法性。合目的性就是合理性。本案中,法官的判决考虑到了法律的具体规定,也考虑法律设立探望权的目的。
免责声明:本站所提供试题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,由本站编辑整理,仅供个人研究、交流学习使用,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。如涉及版权问题,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